由于疫情的到來,很多展覽性場所不能線下參觀,進而推出線上全景瀏覽,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館、藝術館等,近來疫情期間景寧縣畬族博物館“閉館不斷網”,升級打造“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”,市民不用出門就能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直接刷展。
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>>點擊圖片即可在線全景瀏覽
網上展廳分為遷徙與分布、環境與聚居、生產與交換、飲食與服飾、風習與信仰、文化與藝術六個單元。共有藏品1800余件,類別有生產生活用具、畬族服飾、文獻、祭祀道場用具等,其中特色藏品為畬族服飾、族譜以及狩獵器物等。該展廳具備360度全景游覽和實時講解功能,給網民帶來全新的真實現場感和交互式的感受,大大提高了畬族文化的普及率。截至目前,網上展覽點擊量達5000余次。
疫情肯定會結束,但是線上展廳卻成為一種發展趨勢,未來通過網絡將實現無限可能性,不用出門就能參觀各種藝術展。
文章來源:【景寧縣升級打造“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”,線上全景展現畬族特色民俗文化】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!圖片來源網絡。
疫情的出現,也滋生了很多直播線上平臺,例如博物館開通了線上展廳,供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線上瀏覽,近日,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18日上線待在家里,輕點手機就可“游覽”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,5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展廳通過VR技術呈現在“云端”,畬家特產網上下單送貨到家,利用“民族+ 5G互聯網”的創新成果,打造“線上VR展廳+線下實景+電商帶貨”新模式的民族文化、經濟數字平臺。
廣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已發布通告:廣州中風險地區清零,全市均為低風險地區。廣州市商務近日透露,受疫情影響延期的20多場展會均已安排妥當,來自廣州市商務局的消息稱,7月中旬起將全面恢復辦展,預計7、8月份將舉辦約50場展會,合計展覽面積近160萬平米。
大革命時期越南革命者胡志明(后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)領導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的機關所在地。館舍為20世紀20年代的建筑,是并排的兩棟三層磚木結構的樓房,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。
近期國內新冠疫情呈現多點頻發趨勢,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。為積極配合廣州市政府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要求,切實保障廣大展商、觀眾及所有參會者的健康與安全,確保展會的最大效果。組委會決定將原定于2022年5月19-21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的2022廣州涂料工業展覽會延期至2022年7月15-17日舉辦,地點不變,同期舉辦的相關論壇活動一并順延。
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"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,加強文化遺產保護,振興傳統工藝",這無疑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“活態靈魂”,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。而非遺文化展廳的出現,盡顯文化記憶、魅力無窮。近年來,玉林村村以古蠔油為主題,烹飪蠔油,舉辦文化節,生動有趣地促進了村民的參與,創造了當地的品牌特色。如今,三灶蠔油已被成功批準為金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武漢國際博覽中心10月21日-26日 第二十二屆武漢國際汽車展覽會不見不散 回顧2020年第二十一屆武漢國際車展,是武漢按下“重啟鍵”后規模最大的線下展會之一,以其獨領華中汽車消費風向標的影響力,展示出了大武漢的強勁經濟動力和良好城市形象。
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,大概是5G,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,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,并在VR/AR、自動駕駛、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。那么,5G技術到底能為VR/AR提供哪些支持?5G時代,AR/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?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,5G何以成為VR/AR市場的引爆點?
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、展會策劃、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,同時提供展示設計,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,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、設計創意、現場搭建和維護、全國巡展等,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。
科學技術的發展,讓更多人體驗升級,很多博物館、文化館等展覽性活動除了線下展示外,也有開通線上展示-vr展廳,vr是近幾年比較火的熱門技術,疫情的發生,讓更多展覽行業思考線上+線下展示,2019年12月,廣州獎成果展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開幕,集中展示了歷屆城市創新治理優秀案例。針對市民們的反饋,我們推出了廣州獎成果展在線VR虛擬展廳,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縱覽全球優秀城市治理實踐成果。